联系我们
口语交际:意见不同怎么办——苗鑫
首页 教学案例 口语交际:意见不同怎么办——苗鑫

口语交际:意见不同怎么办——苗鑫

2025/4/16 8:41:10

《口语交际:意见不同怎么办》教学设计

执教教师: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 苗鑫

教学目标:

1.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在大家意见不同时,要通过协商解决问题。

2. 学习运用讨论解决问题,同时学会换位思考,遵循一定的原则。    

教学重难点:

学会换位思考,求同存异,努力达成共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
教学准备:

课件、不同职业的服装、桌牌

教学时数:

1课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

1.出示一段校园中的分歧视频,学生概括视频内容,说矛盾点。

2.生活中的同一件事,在不同的人看来却有着不同的意见或看法。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、利益不同、关注点不同,所以也就有了“分歧”一词。

3.在日常生活中,你遇到过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吗?(生举例)

二、了解事例

1.有了分歧该怎么办呢?今天这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——意见不同怎么办?

2.怎么办?请学生在书中找找答案。——协商

3.协商,就是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。

这种重要的民主形式,从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和决策,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,运用得都很广泛而又普遍。

4.用这种方法讨论解决书中给出的两个具体的事例。

请学生默读两个事例,画出关键句,找到矛盾点。

三、学习任务

任务一:学习协商

1.小组成员分别选择一个角色,从这个角色出发阐述对事例一这一问题的看法。小组讨论协商解决。

2. 情境再现:“有话好好说”节目现场,找一组学生做为特邀嘉宾,交流不同人群的看法。

3. 评价:学生评价这一组同学的发言。(从听和说两个角度)

4. 他们说得都有道理,看一段春节燃放视频,体会不同行业的人的辛苦付出。

我们的欢乐,是有多少人在背后默默付出。根据大家的不同看法和理由,咱们协商一下,看能不能达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解决办法。

(前面嘉宾协商,下面的同学也研究一下)

5. 给出协商结果。

任务二:练习协商

1. 用这种协商的方式和刚总结的方法,讨论研究事例二。

2. 汇报协商结果。

   小结:实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,观点不同在所难免,要有理有据地发展自己的看法,以理服人。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,有时真的是需要各让一步,才能达成一致,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。

任务三:迁移运用

1.回到课前视频中的小分歧,思考解决办法。

2.通过学习,有什么收获?

和同学、家长意见有分歧时,也要保持平和的态度,换位思考,以理服人。

板书设计:

教学反思

本节课的教学,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:

1.主题性与情境性的融合

本堂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协商,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,教师开始就直接放了一段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“关于开不开窗户引起争执”这一视频,特别贴近学生生活,代入感特别强,一下子就把孩子注意力吸引过来,这就是情境教学的魅力。

在第一个任务协商过程中,教师化身主持人,把各类代表嘉宾请到节日录制现场,表达自己的看法,通过他们的协商达成共识,不知不觉中,培养了孩子乐于表达,认真倾听的能力,从而具备最基本的口语交际素养。

2.互动性与参与性的结合

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,本节课不是几个出色学生独挡一面,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,这堂课因为情境的真实性、小组合作分工的实致性,让孩子在交流的时候兴致勃勃,都不是局外人,每个学生的互性和参与度都非常高,真正地体现了交互性、真实性、全体性。

3.指导性和示范性的结合

教师恰当运用评价机制,这包括对学生表达清晰的评价,以及对学生倾叫时的评价。

同时,我也反思了几点不足:

1. 口语交际的内容不应局限于书本上的事例,可以在第一个事例上节省一些时间,增添几个生活话题,让这堂课成为“活动教课书”,更有实践性。

2. 口语交际课,学生临场生成的东西比较多,这是口语交际课教授的难点,也是它的魅力所在,教师应充分预设,让课堂中每一个珍贵的小火花都得到绽放。